醫院新聞
發布時間:2023-01-17 閱讀:80 次
錢小薔 孫卉 楊泠
江大附院(江濱醫院)醫護人員忙碌而堅定地走過了2022年,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“生命至上、患者至上”,交上了一份厚重的“成績單”,而為這份“成績單”撰寫評語的,正是患者與家屬。
一封感謝信、一面錦旗,就是對醫療服務的最好認可,也是最有力的鞭策。據江大附院行風辦統計,2022年全院收到感謝信、錦旗、致電、表揚網帖及表揚意見等共計2036次,其中表揚信77封、錦旗705面。
2022年度江大附院“十大口碑科室”是哪些?
產科
產后大出血來勢兇猛,經歷過兩次產后大出血才明白:原來死亡離自己那么近!真心感謝江大附院產科團隊,感謝我的主治醫生馬小艷主任、周紅林主任、曹曉霞主任,讓我產后得以康復,從她們身上感受到了江大附院產科醫生高尚的醫德、精湛的醫術和和藹可親的溫暖態度!
——摘自產婦感謝網帖
創傷骨科
第一次見您時,您就把微信號給了我,并告訴我若有事情可隨時聯系。兩年多來,我多次在微信上向您請教,無論是在上班時間還是在周末,您都事無巨細地回復,讓我感受到了一位醫生心系患者的大愛情懷。
——摘自患者感謝信
胸心外科
因為我的病情較嚴重,很多地方增厚并且有粘連,郁琿主任研究了很久才決定在哪里插入引流管。他堅持親自操作,當胸水引流出來的那一刻,憋悶了多日的胸口終于舒暢了。郁琿主任累得滿頭大汗,正是這樣負責、認真、敬業的好醫生沒有放棄,我們這些病人才能看到活下去的希望。
——摘自患者感謝信
心內科
這群醫護人員每天幾次來到華先生病床前問長問短、關懷備至,精神狀態稍有好轉便向老人和家屬匯報,要老人和家屬打消顧慮,減輕思想包袱,積極配合治療。經打聽,華先生的醫療團隊是:劉培晶主任,醫生王翠華、王小東,護士陳慧丹、周天炎、夏秋、郭迎秋?!捌叫亩?,我們全家對這個貼心的醫療團隊充滿感激之情?!比A先生的兒子說。
——摘自媒體報道
肝膽胰脾外科
自2022年11月22日我姑娘住院以來,我一直目睹了貴病區的醫生和護士每天的工作狀況。你們精湛的專業知識和技能,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,對待病人熱情和藹的態度以及緊張忙碌的工作過程,令我贊嘆不已。在此,我謹代表我們全家對肝膽胰脾外科全體醫護人員表示深深的感謝!
——摘自患者感謝信
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
三年來疫情嚴峻,但岳父在江大附院的治療從未被耽誤。他熟識了科里的很多醫生、護士,他們也是岳父在鎮江最熟悉的朋友。病魔雖然冷酷,但每次住院岳父臉上更多的是微笑。
——摘自患者感謝信
神經外科
我父親因車禍引起腦出血,在丹陽醫院無法救治的情況下,轉院至江大附院,當時父親已經極度昏迷、大小便失禁,生命危在旦夕。神經外科張主任、劉主任、莊主任的及時會診,晚上八點給我父親做了腦部手術,他們盡心盡責、一絲不茍,手術非常成功。治療期間,護士楊瓊等耐心、細心地照顧,使我父親恢復得相當好,感謝每一位白衣天使的付出!
——摘自患者感謝信
胃腸外科
每天清晨,當你推門走進病房,映入眼簾的,總是你的笑容。即便被口罩捂得嚴嚴實實,但也遮不住你滿臉的春風。這笑容,真美!“今天怎樣?扎針多少有點疼,你忍著點哦?!卑殡S著你標志性的爽朗笑聲,一句句親切的話語,仿佛老友相逢;一聲聲熱情的召喚,恰如新知初遇。你總是這樣的樂觀開朗,并用這樣的開朗感染著我們,讓我們樹立起戰勝病魔的信心,鼓起生命揚帆的勇氣。
——摘自患者感謝信
眼科
錢漢良主任看到老爸老媽兩位歲數較大的老人前來診治,在開出的數張檢查單上詳細備注操作步驟,第一步先去某號樓某樓層做某項預約,第二步再去某號樓幾樓登記,第三步去某地方辦理某項申請……并詳細耐心地慢慢說給老媽聽,并告知怎么一步一步去完成。老媽心里覺得暖暖的,錢醫師這么忙的一個眼科專家能為一個普通患者做到這樣的細致,思患者所慮做患者所需,老媽頓時心生感激。辦理完住院手續后,錢醫師擔心老爸老媽歲數大病房不好找,還特意送我老爸老媽去病床,關心細微,我不勝感激。能遇到醫術品行如此高尚的醫師真是我們的福音,難怪朋友間都傳看眼科找錢漢良醫師。此刻所有的感激不足言表,唯有銘記于心。
——摘自患者感謝信
泌尿外科
陶醫生他們囑咐說每周需要到門診進行灌注,第一次因為有尿袋,沒覺得難受,很快就解決了,第二周尿袋拿掉了,灌注過程很痛苦,又是疫情,老人出行很不方便,就想放棄灌注了。一次,在門診碰到手術醫生陶醫生,他耐心、細致講解了灌注的重要性,說“不灌注肯定不行,年紀大也不能怕,這個病還是可能復發”,又幫我看了一下,他說了這個病的一些道理、原理,怕我不懂,還打比方,很細心,我和陶醫生非親非故,又已經出院了,他精湛的醫術,熱情細心的服務,讓我感到很溫暖。
——摘自患者感謝信
醫務工作者最大的成就感,莫過于救病患于危難之際;患者給予醫務工作者最高的褒獎,莫過于一句肯定或感謝的話語。醫患關系是人世間最親密的關系之一,惟有相互尊重、相互珍惜、相互信任,才能創造更多生命的奇跡。